十八大以来,全国农业发展将不断地向绿色发展方向靠拢,而稻虾共作这种高效的新型稻田种养模式既符合了“双水双绿”的发展要求,也真正做到了“一田多用,稳粮增收”的目标。潜江市作为“稻虾共作”模式的发源地,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对当地虾稻产业的发展展开调查有助于为未来的产业链发展打下基础,进一步推动“双水双绿”模式在湖北省的开展。
一、 虾稻发展现状
(一) 潜江水稻生产变化
1. 种植品种的转变
潜江市在二十世纪50-60年代改良高杆水稻品种为矮杆抗倒伏品种,70-90年代逐步由常规稻转向杂交水稻,到了二十一世纪,潜江市探索出的“稻虾连作”和“稻虾共作”使水稻种植又转向了更加适合连作和工作的品种上。到目前,潜江的水稻品种集中于“黄华占”、“丰两优香一号”、“徽两优001”等几个固定的,适合新的稻田种养模式的品种。
2. 种植面积的变化
从50年代稻80年代,水稻的种植面积增加还是很明显的,80年代一直到2010年处于波动状态,其中2006年潜江受到稻飞虱影响导致面积下降明显,之后的几年一直到现在潜江的水稻种植面积变化不大。
3. 种植模式的变化
“虾稻连作”发源于潜江市积玉口镇。2000年, 积玉口镇凤娇村农民刘祖权利用低湖水田冬季长期泡水的条件, 首创“虾稻连作”种养模式, 成为全国“稻田养虾第一人”。低洼的冷泡田不适合种植稻谷,但是经过养虾捞虾后的晒田,土地又刚好适合种植稻谷,这种种由农民自己发现,并成功应用于实践的成功的种植模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产业的发展很可能都是从很小的机遇开始的。在这之后的几年里,周边的农户纷纷效仿,开始稻田养虾,到了2008年 ,湖北省委已经将“稻虾连作”写进了一号文件,成为了一笔宝贵的财富。2015年潜江市“稻虾连作”总面积达到3000多公顷,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8.3%。
2010年,经过潜江市科研团队的努力,在连作的基础上推出了“稻虾共作”的新模式。新模式在3-4月投苗,小龙虾经过40多天的生长在5月份就可以上市,实现了“一季稻两季虾”。并且,水稻田中的微生物可以提供小龙虾事物,小龙虾的粪便又可以肥沃稻田,这样既可以减少农民肥料的使用量,保证绿色生产,又可以减少稻田病害,极大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效益和种植积极性。到了2015年,“稻虾共作”所占的面积已经达到水稻种植总面积的69.4%。
(二) 潜江虾稻产业发展
1.由“重虾轻稻”转变为“虾稻并重”
因为传统的稻米种植每亩地农民只能卖稻米1000多元,自从养了小龙虾,他们每年可以通过卖成品虾或者虾苗赚到以前好几倍的钱,自然就造成了稻田的粗放化管理。但是在2017年,潜江首次举办中国(潜江)国际龙虾.虾稻产业博览会暨第八届湖北(潜江)龙虾节,会上潜江明确了今后“稻虾”、“虾稻”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立足产业创新,打造新兴的“稻虾共作”产业。目前潜江拥有虾稻加工企业5家,年加工能力达到了30万吨。潜江虾稻必定走向品牌化、特色化的道路。
2.“小农户”经营到“华山模式”
现在潜江的稻虾发展模式一般都是才去“华山模式”,2012年华山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将原来碎片化的土地进行了规模化整治,采用40亩为一个单元格,重新打造了潜江虾稻田。华山公司还采取了独创的“反租倒包”的方式,土地所有权在集体,承包归农民,经营归企业。“华山模式”在三权分立的情况下改变了以往潜江稻虾田难以规模化生产和正规式管理的现状;解决了土地流转问题,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企业、合作社和农民的组合,使得这样一个组织可以互利共赢,更大的实现效益的产出。受益于新模式的推行,熊口镇赵脑村水稻种植面积在增加了7000多亩,每年水稻增产1000多万斤,农民平均收入增加10万元。
3.提升品质,打造品牌
在虾稻共生的生态系统下,农户为了保证小龙虾良好的生长,基本很少打农药,也很少使用化肥,所以虾稻米的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而且在小龙虾活动的季节,小龙虾会在沟里打洞,这样使得水稻田的土壤环境可以得到改善,小龙虾排泄物又可以供给水稻生长,在这样的生态模式下,虾稻米的品质就也可以得到保障。根据实验数据,从直链淀粉、水分、脂肪酸值和重金属含量四方面来测定虾稻米和市场上的一些米的品质,结果显示虾稻米由于直链淀粉和脂肪酸值低口感更好,在重金属方面和其他的米没什么区别。所以潜江不是只有“小龙虾”这张名片,“潜江虾稻”在未来的市场里也是能够立足,并且逐渐形成潜江的“第二张名片”。